襄阳UPE棒专业生产批发
塑料(plastics)是一种简单的单体(monomers)经由化学聚合反应(polymerization)而成的长链状高分子聚合物(polymers)。塑料大部分由碳、氧、氢和氮及其它有机或无机元素使用加热、加压、或两者并用的方式聚合而成。能被造型,挤压和塑铸成各种形状或薄膜,也可被拉成细丝用作纺织纤维。塑料中通常会添加塑化剂、安定剂、填充料或是其它改善性能及成形性等各类助剂以达到需要的目的。
缘管材:包括硬管和软管。种类有层压制品,如3640环氧酚醛玻璃布管、带或丝的卷制品。塑料薄膜:如聚丙烯、聚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酯等塑料薄膜。橡胶:天然橡胶、人造橡胶、硅橡胶等。缘绳:天然蚕丝、人工化纤丝编织的,如尼龙绳、绵纶绳和蚕丝绳(分生蚕丝绳和熟蚕丝绳两种),其中包括绞制、编织圆形绳及带状编织绳。其它:缘油、缘漆、缘粘合剂等。由于缘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缘性能会有很大差异,所以电工委员会按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允许的高工作温度(即耐热等级),把缘材料分为Y、A、Z、B、F、H、C七个耐热等级。其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℃、105℃、 120℃、130℃、155℃、180℃及180℃以上。上述缘材料等级符号中的Y、E、F和H还可以分别用DAB、BC和CB来表示。
塑料下游应用十分广泛。我国广东省的塑料棒管材、塑料包装箱及容器、日用塑料制品、其他塑料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;浙江省的塑料薄膜、塑料人造革位居全国之首;江苏省的泡沫塑料、塑料合成革产量为全国;辽宁省的塑料型材产量继2010年后继续居全国榜首;山东省的农膜、塑料编织品居全国之首。广东、浙江、江苏三省塑料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。塑料的发展史及定义、分类、加工过程等天然树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,但现代塑料工业形成于1930年,近40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。
按塑料的结晶形态分类一般分为结晶性塑料(PET)和非结晶性塑料(PVC)。按塑料的透光性分类一般分为透明塑料、半透明塑料(PVC、PET)和不透明塑料。按塑料的硬度分类一般分为硬质塑料(PET)、半硬质塑料(PVC)和软质塑料。优点:密度小质量轻、比强度比刚度高、化学稳定性好(PVC市政管道)、电缘性好、减摩耐磨自润滑性好、成型及着性能好、多种防护性能、保温及隔热效果好、产品制造成本低。